当前位置:正文

史良法学院成功举办法学学科建设恳谈会暨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交流会

   发布时间: 2024-06-12    访问次数: 484

        为进一步完善法学教育体系,着力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加强法学学科建设,在史良法学院建院十周年暨法科办学三十周年之际,史良法学院特邀教育部长江学者、华东政法大学《法学》主编胡玉鸿,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彭岳,东南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刘启川,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方乐,扬州大学法学院院长曲昇霞,南京审计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艳丽,江苏大学法学院院长李炳烁,常州市司法局局长陈跃峰,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卢云云,武进区人民法院院长宋文良,天宁区人民法院院长康林,常州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潘道广及学科办主任刘麟等多位专家领导于6月12日下午在立言楼458会议室举办法学学科建设恳谈会暨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交流会。本次会议由史良法学院副院长莫良元主持,史良法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史良法学院教师代表参会。

        史良法学院院长张建从学院基本情况、办学特色、学科建设思路三个方面向与会专家进行汇报。他诚邀各位与会专家为学院建设传经送宝、献计献策。与会专家围绕法学学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展开了深入研讨。

        胡玉鸿对史良法学院在学科建设、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他指出一个优秀法学院的建设要注重以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为教学导向、以卓越法学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彭岳以南京大学将语言学科与法学学科结合为例,强调了各高校应立足本校实际,紧紧围绕国家与社会需要,开启办学局面新篇章。方乐指出了法学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强调法学院需要明确发展重心,注重学院资金分配的实际性问题。刘启山以青年教师视角指出目前法学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提升教师科研热情提出建议。曲昇霞希望建设江苏的法学教育共同体,共同助力地方院校法学发展。王艳丽指出地方法学学科建设博士点的困难,并建议培养审计法、纪检监察等方向具有学校特色的法治人才。李炳烁认为目前地方法学学科建设存在论文发表困难,办学压力大等问题。陈跃峰从司法局实践角度,指出学科发展要结合地方发展特色,强调法学生应加强司法实践性,应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开展“法律诊所”等课程,推动法学实践教育发展。刘晓松指出法学院要注重培养学生多主体视角和多立场维度分析的思辨能力,以便于司法实践的开展。卢云云建议法官进入学校为学生们讲课,她表示法院也愿意为更多本科生、研究生提供实习岗位,加强院校合作。宋文良和康林着重强调要提高法学生的实践能力,基层法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性,还可以缓解法院案多人少问题。潘道广、刘麟代表学校对支持和关心史良法学院发展的领导、专家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学校对法学学科发展高度重视。恳谈会上各位教授专家积极发言,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史良法学院名誉院长曹义孙对本次恳谈会进行总结。他表示史良法学院将认真梳理和总结本次会议的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法学学科建设和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的具体行动。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创新发展新时代法学教育提供了共商共享的平台,有力推动了法学高等教育更好履行法治人才培养的使命。(通讯员/唐亚岚 审核/王禄佳)


 
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
电话
86-0519-86330108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丰泽路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立言楼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