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正文

常州大学非诉讼研究院(嘉泽法庭)调研点正式揭牌

   发布时间: 2022-11-04    访问次数: 648

11月4日上午,常州大学非诉讼研究院调研点揭牌仪式暨座谈会在武进法院嘉泽法庭举行。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曹忠明,武进区委副书记吴震宇,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吴向方,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张立群,武进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宋文良,嘉泽镇党委书记张军亮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名誉院长曹义孙党委书记陈婷院长张建、党委副书记王禄佳,史良法学院多位老师共同参与此次活动。

曹忠明、曹义孙等领导为“常州大学非诉讼研究院调研点”揭牌。

       吴震宇致辞中指出,常州大学非诉讼研究院调研点的设立,是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有力探索,也是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动实践,必将会为武进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法治保障,为武进依法治区和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提供更强动能。武进法院和嘉泽镇要紧抓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全力提供保障服务,努力将调研点打造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全面实现非诉调解的典型样板。

        曹义孙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武进区人民法院以及嘉泽法庭在常州大学非诉讼研究院成立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详细介绍了学校目前非诉讼研究院的专家团队、组织结构、系所设置、特色刊物等情况,强调研究院的设立源于法学院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法治发展的要求。他指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这个现代化不仅包括物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还应包括制度的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应当抓住“非”这个具有中国法治制度特色的关键,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放在诉讼之前,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治理的智慧。“非诉”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健全非诉讼制度建设、完善非诉讼研究体系,对建构有序和谐的社会状态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合理规划“非诉”在纠纷解决之中的比重,也能够极大的减轻法院的工作压力,提升司法效率。把调研点设在最基层的人民法庭,不仅有助于中国预防性法律建设,推进“自下而上”的立法格局,同时也有助于学者在基层之中进行驻点研究,进一步促进学术研究与社会治理一线结合。

        张军亮表示,调研点能落户嘉泽,是嘉泽镇的幸事,嘉泽镇定当全力做好服务,在样本、载体等方面提供便利,在司法所诉前调解等方面融合开展、联动调研。作为“两湖创新区”的主战场,嘉泽镇将建好用好调研点,通过非诉讼方式,将矛盾化解在源头,吸附在基层。

      宋文良表示武进法院将举全院之力全力配合支持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开展非诉讼研究调研工作。武进法院将在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总体框架下,积极主动承接市中院交办的试点合作任务,为史良法学院开展调研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全力推进院校合作走深走实。

      曹忠明强调,一要坚定不移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需要加强前道流程的优化和塑造,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作为最优路径,有效压降纠纷化解成本。二要不断创新院校合作模式。此次挂牌调研点是在非诉讼纠纷解决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希望院校双方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深度融合,探索出非诉讼纠纷解决的新机制新路径。三要凝聚合力助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要整合“龙城e诉中心”等优质资源,落实常态化沟通机制,吸纳专家学者作为纠纷化解生力军,实体化运行调研点平台。四要以点带面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武进法院要以嘉泽法庭为试点,整体研究全院的非诉纠纷化解工作,重点关注和挖掘典型案例,全面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将“调研点”打造成“特色阵地”,为全市法院高质量司法先行先试,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活动中,与会人员参观了嘉泽法庭党建文化展厅,进一步了解了嘉泽法庭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在党建引领下的具体开展情况。(通讯员/唐亚岚  审核/陈婷)



 
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
电话
86-0519-86330108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丰泽路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立言楼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