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波
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
邮箱:huangyunbo@cczu.edu.cn
主要研究方向:刑法学、刑事政策学、刑法哲学、企业合规
【教育经历】
2019.9-2020.9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 法学院 访问学者
2013.9-2016.6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法学博士(刑法学)
2007.9-2010.6 西南政法大学 法学硕士(刑法学)
【工作经历】
2021.9-至今 常州大学 史良法学院 教师
2016.7-2021.8 天津大学 法学院 教师,北洋学者:青年骨干教师
2010.7-2013.7 西南大学 育才学院 教师
【学术论文】
[1] 《论稳健型刑法立法观》,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9年第3期(CLSCI期刊);
[2] 《论人工智能时代的刑事责任主体:误区、立场与类型》,载《中国应用法学》2019年第2期,(CSSCI来源期刊);
[3] 《论一体化刑事法学的问题与出路》,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22年第6期;
[4] 《论危险动物伤人行为的刑法规制》,载《刑法论丛》 2020年第3期,(CSSCI来源集刊);
[5] 《论非法经营罪之“行”“刑”衔接》,载《刑法评论》2020年第1卷;
[6] 《贿赂犯罪人的分化、瓦解之立法思考》,载《韩国比较刑事法研究》 2020 年第 4 期;
[7] 《警察抓坏人,为什么老远就拉响警笛?》,《民主与法制》2020年第45期;
[8] 《治安拘留入刑否定论》,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21年第1期;
[9] 《论人工智能时代的刑法机能》,载《人民法治》2018年第11期;
[10] 《对防卫者岂能用“圣人”标准苛责》,载《民主与法制》2018年第37期。
[11] 《中国刑法犯罪成立的立法定量模式之历史渊源考》,载《刑法论丛》2017年第3卷,(CSSCI来源集刊);
[12] 《论罚金刑的立法修正:动因、风险与走向》,载《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
[13] 《虚拟现实技术背景下色情信息的法律规制》,载《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
[14] 《代替考试罪与微罪立法趋势》,载《保定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
[15] 《论立法定量模式下抽象危险犯处罚之司法正当性》,载《法律科学》2016年第3期(CLSCI期刊);
[16]《论“对称式”贿赂犯罪罪名体系之立法构建》,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CSSCI来源期刊);
[17]《论赔偿对量刑、定罪与行刑的影响》,载《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CSSCI来源期刊);
[18]《论终身监禁措施之宏观定位与实践适用》,载《刑法论丛》2016年第1卷,总第45卷(CSSCI来源集刊);
[19]《论犯罪与行政违法行为的区别——以涂尔干的犯罪本质理论为论证基础》,载《刑法评论》2016年第1 卷;
[20]《酌定不起诉适用条件的规范化判断》,载《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12期(CSSCI来源期刊);
[21]《行为犯基本问题研究》,载《河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9期(CSSCI来源期刊);
[22]《量刑规范化实践中错误倾向之纠正——以罪刑法定原则为视野的思考》,载《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23]《论贿赂犯罪特别自首制度的废止及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的构建》,载《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24]《对贿赂犯罪立法的宏观考察》,载《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25]《行贿犯罪的刑法规制与完善》,载《政法论丛》2014年第5期(CSSCI来源期刊);
[26]《论与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相关联的渎职犯罪构成要件的司法认定》,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27]《基本刑事政策视域下贿赂犯罪立法的应然走向》,载《刑法评论》2013年第2卷;
[28]《论“零容忍”政策下的腐败犯罪立法模式》,载赵秉志、张军、郎胜主编:《现代刑法学的使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29]《行贿犯罪的治理及其法律完善》,载张凌、袁林主编:《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犯罪防控》,中国检察出版社2014年版;
[30]《嫖宿幼女罪的困境及其突围》,载《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第1期;
[31]《检修与调试:从嫖宿幼女罪看我国刑法立法》,载《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32]《论刑事司法的公众认同》,载《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33]《未遂犯的处罚根据——兼谈犯罪的本质》,载《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第2期;
[34]《死缓制度新论——以限制死刑为视角》,载《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35]《论刑法的法官解释基础及其目标》,载“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法论》2008年第12期;
[36]《客观主义视野下的犯罪构成要件排序》,载《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译文】
[1]《惩罚性恢复与恢复性司法》,载《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
[2]《论犯罪之“危害”》,载《刑事法学研究》第2辑;
[3]《企业合规刑事化之慎思》,载《刑事法学研究》第5辑。
【报刊文章】
[1] 《刑法的修正应当重视其“二次规范”性质》,载《人民法院报》2020年9月3日第05版;
[2] 《微罪犯罪附随后果有待科学优化》,载《检察日报》2017年7月12日第03版;
[3] 《介绍贿赂罪没必要独立存在》,载《人民法院报》2016年7月13日第06版;
[4] 《建议取消行贿犯罪特别自首制度》,载《检察日报》2014年4月30日第03版;
[5] 《行贿犯罪中的“给予”应改为“提议给予、许诺给予和实际给予”》,载《人民法院报》2014年6月18日第06版;
[6] 《贿赂犯罪中的“财物”应改为“不正当好处”》,载《人民法院报》2014年6月4日第06版;
【著作】
[1] 黄云波副主编:《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2] 参编China’s Criminal Legislation on Embezzlement and Bribery”,Springer, 2019.
[3] 参编《反腐败的刑事法治保障》,社科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4] 参编《贪污贿赂犯罪的刑法规制》,社科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5] 参编《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学术研究 30 年》,法律出版社 2014 年版;
【承担科研项目】
主持的课题:
[1]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犯罪分层背景下的犯罪附随后果研究”,项目编号:18CFX040;
[2] 2017年度天津司法行政系统重点调研课题:“教育改造精细化管理研究”(已结项);
[3] 2016年度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课题:“留守儿童性被害法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6SFB5018。
参与的课题:
2016年度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刑法修正的理论模型与制度实践研究”,首席专家:黄太云教授(已结项)。
【所获奖项】
《调整行贿犯罪法律规定的建议》一文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2014年“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二等奖。
【社会影响】
[1] 咨政报告:《介绍贿赂行为无需独立成罪》,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专供信息》(中办)2016年第598期;
[2] 咨政报告:《<刑法修正案(九)>应取消嫖宿幼女罪的规定》,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2015年第134期;
[3] 咨政报告:《调整行贿犯罪法律规定的建议》,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专供信息》(中办)2014年第371期;
[4] 咨政报告:《建议将贿赂犯罪中的“财物”改为“不正当好处”》,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2014年第151期;
[5] 接受新闻媒体采访:《微信抢红包“规矩”你懂吗?》,载《法制晚报》2015年10月14日;
[6] 接受新闻媒体采访:《行贿人这只“苍蝇”也得打》,载《法制晚报》2014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