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耳熟能详的大闸蟹品牌当属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其知名度和产业化程度都处于行业前沿。然而,同为苏南地区的常州本土大闸蟹品牌“长荡湖大闸蟹”却是另一番图景。为寻找造成长荡湖大闸蟹产业发展缓慢和发展滞后的原因,探索一条大闸蟹产业新发展路径,在3月21日--4月21日期间,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格物知行”小分队深入长荡湖大闸蟹养殖地,以真实视角进行走访调查,汇总多个方面数据,梳理长荡湖大闸蟹产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团队为其创新打造了“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希望促进高校、技术站和蟹农的三方合作,真正实现科技扶农惠农、助力大闸蟹产业发展,巩固乡村振兴成果的目标。
深入走访长荡湖,探寻“蟹产痛点”
在深入走访长荡湖大闸蟹养殖地期间,团队了解到,近几年河蟹市场波动较大,又遇疫情,产业在“既要增产又要增收”上还存在很大压力。在生产环节,河蟹养殖面临着转型、优化产品结构、严控成本、提质增效和把控市场的重重困难。同时,由于长荡湖螃蟹养殖区域主要在长荡湖浅滩,受水灾等自然环境影响,养殖风险也较大。在整体的生产规模上,即使具有一定规模化特征,但总体上仍呈现出规模小、管理不易的特征。
此外,由于养殖户数量多但人均养殖规模不大,产品推广路径不够多元,运营不够成熟,以及当地支柱和龙头企业较少,因而品牌知名度难以形成。在销售渠道方面,长荡湖大闸蟹缺乏线上销售渠道,养殖户的经营热情也较低。
经过详细调查,团队发现长荡湖大闸蟹面临着养殖技术水平较低、养殖问题解决时效慢、养殖户缺乏组织管理、抗风险能力低、生产合作缺乏,组织管理落后,知名度较差等问题。且当地并未形成固定和长效的机制进行应对。
创新“产学研”新模式,助力“蟹香长荡”
针对走访过程中发现和总结出的问题,团队通过参照成功经验,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创新构建了“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进而促进高校“技术下沉”,同时建立了名为“蟹香长荡”的网站与APP作为该模式的实现平台,将原本分散的长荡湖大闸蟹养殖产业聚合一体,真正做到科技扶农惠农、助力大闸蟹产业发展。
该“产学研”新模式创新之处在于其建立了立体的问题解决机制。机制主要围绕三个主体展开,分别是高校、技术站和蟹农,三个主体就是三个阶梯,而三个阶梯也各有侧重。第一阶梯立足于“产”,旨在拉进各养殖户间的距离,同时避免问题的冗杂与资源的浪费。第二阶梯立足于“学”,旨在联结各技术部门与技术站,打破壁垒,促进养殖相关信息的充分流动,让养殖户在遇到难题时“有处可求”。第三阶梯立足于“研”,引入以常州大学牵头组成的高校科研联盟,发挥“研学”的作用,为养殖户提供最新技术支持,同时加快科研联盟成果的转化。以这种新模式融入长荡湖大闸蟹的产业发展,能够助力大闸蟹产业的发展,真正实现“蟹香长荡”。
联手三大层级,实现“全面共赢”
关于本团队探索出的“产学研”新模式,其主要特色在于建立了“塘主”互联、部门协同、高校助力的三级问题解决机制,三个层级在运作过程中具有“科层制”的优势,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此外,三个层级也可实现跨层级互动,基层可以第一时间将新情况新问题反映给高校、科研院所,而高校也可以把最新研究成果、理论等传达给一线养殖者,基层技术部门。这种联手三大层级的机制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能够克服原有模式的弊端,及时、高效的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也能促进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相关研究上有所突破,最终实现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从3月21日到4月21日,为期一月的调研活动落下帷幕,团队成员在不断的走访调查中深入了解并发现长荡湖地区大闸蟹产业存在的问题。将所学理论投入到了实践中去,创新出独特且有用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助力长荡湖大闸蟹产业长远发展。
通讯员 陈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郭靖宇
扬子晚报:http://epaper.yzwb.net/pc/layout/202304/26/node_A13.html#content_1189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