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1日,常州大学数字司法研究院成功举办“智能社会背景下公安执法、刑事司法与数字法学研究”专题调研座谈会。座谈会由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教授、数字司法研究院、数字法律科学研究所负责人曹全来主持。
为协同推进“政产学研”,深化数字法学理论研究与实务部门融合,探索法学“新文科”建设,常州大学数字司法研究院在武进科教城校区常大宾馆举办“智能社会背景下公安执法、刑事司法与数字法学研究”专题调研座谈会。座谈会邀请了常州市公安局及辖区分局、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及辖区基层法院执法、办案等领导、干警及常州大学数字法律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20余人参会。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曹义孙教授、院长张建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在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围绕数字警务、数字司法等实务工作现状、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入交流。市公安局法制支队、经侦支队、钟楼区公安分局领导和一线干警结合自己的工作畅谈了公安系统数字技术赋能公安执法、数字警务建设的情况,认为大数据、算法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为基层公安干警减负、提质增效、预防犯罪、防止人为干预办案等效果显著,“不主动拥抱大数据技术,就会被大数据抛弃”。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天宁区人民法院、武进区人民法院、金坛区人民法院领导和一线法官围绕数字技术在量刑规范化、类案类判、文书送达、涉案财产查扣、便民司法、失信惩戒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务实、深入地会谈,认为数字技术司法应用十分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促进审判管理、提升审判质效、提高诉讼便利化。与会人员还对法律人工智能面临的伦理难题、制度障碍、技术壁垒等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法律风险、数据风险、诉讼风险等问题交流了意见。曹义孙教授对与会人员的交流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当前数字时代,社会治理数字化方向是必然的,治理者积极融入时代是必须的;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特别是机器学习技术的进化,技术控制人、技术控制过程和结果、技术控制社会、技术控制未来的问题,也应高度重视。(通讯员/唐亚岚 审核/王禄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