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义孙院长考察前黄镇法庭,建议推进“两院”深度共建

   发布时间: 2022-11-23    访问次数: 539

       20221123日,常州大学非诉讼研究院院长曹义孙考察了武进区前黄镇人民法庭,与基层司法人员探索“非诉治理”的路径,提出架构“法院”和“学院”的深度共建渠道,以学术、学理、学者支持诉讼过程之中的事实查明程序,推动司法审判工作科学化,疏解基层法院审判压力,武进区人民法院院长宋文良、副院长章毓,前黄法庭庭长秦宏、副庭长周远参与座谈。

秦宏庭长介绍了前黄镇基层司法的“小庭大院”模式,这一模式旨在缩小法庭审判的相对比例,拓展“群众大院”自身解纷能力,实现“非诉挡在诉讼前”的治理路径。他表示,前黄法庭长期积极参与矛盾治理,处理了大量涉地纠纷:在具体的工作中,前黄法庭致力于促进村委会等基层治理与纠纷调解组织和法院的联动工作;组织“法庭—村党组织”的庭院工作机制,通过微信群、联欢会等信息化、大众化传播方式提出可供基层治理人员复制与学习的案例解纷经验;开展“巡回审判”,现场指导人民调解员解决纠纷;与基层党政组织、社团、群众自治组织协同处理家事纠纷。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曹义孙院长结合常州大学非诉讼研究院的组织架构和社会任务,建议在诉讼过程之中注重“非诉因素”,尝试将之化简为由专家学者主导的事实认定、鉴定评审环节。曹义孙院长表示,目前常州大学非诉讼研究院设立有顾问委员会,同时具有来自政法机关、审判组织、律师、工程师方面的智库资源,正在研究总结诉讼环节之中的“非诉讼任务清单”,推动建立评审、仲裁、调解等非诉机制化解诉讼程序压力的制度机制。曹义孙院长认为,通过常州大学非诉讼研究院与武进区人民法院的深度合作,在未来可以架构法学研究者、司法从业者、部门技术专家直接介入司法程序的渠道,促进司法过程和专业化社会治理渠道的高效结合。他特别指出,常州大学非诉讼研究院在知识产权、建筑工程、行政协议、法学教育等方面具有科研优势,能够且应当作为支持“诉中非诉要素”剥离、化解、提炼的资源。

      宋文良院长、章毓副院长对曹义孙院长对“两院”深度共建的展望表示感谢,并且支持在常州大学非诉讼研究院与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两院共建”的格局下具体开展非诉研究院各委员会、各研究所与基层法院、人民法庭的共建活动。并且就如何提升非诉机制参与诉讼程序的公信力、处理好成本收益关系进行了拓展,希望专家学者能够在个案指导同时参与日常司法活动,形成理论和实践相互融贯的布局。

“非诉治理”是“道治”,曹义孙院长结合中国传统治理文化和人类解纷文明经验表指出,“非诉”不仅位于诉讼之前、诉讼之外,也位于诉讼之中,通过强调专家学者在事实查明和理论论证方面以理服人、启发知识的特色,常州大学非诉讼研究院将着力推动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联通,促进法院、检察院、公安、纪律检查、律师事务、法学研究与教育等法治部门的深度合作,以“法院”和“学院”的“两院联动”为初步线索,尝试形成非诉治理的社会面向。(通讯员/唐亚岚  审核/陈婷)


Copyright © 2013-2019 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丰泽路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立言楼
Tel:0519-86330108     技术支持:常州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     |后台管理|